“沙蟒”是一种观赏鱼,也是一种文化,更是一种对家乡的眷恋

2019-05-13 09:04:22

     今天无意间看到头条有个“家乡文化印记”的活动。看到这几个字,忽然非常想念自己的家乡。虽然也不是很远,但是,难免和大多数身在外边的游子一样,微微泛起思乡情结。现在人在广州,家乡是潮汕地区,其实对于家乡的文化,我们那边还是比较深的。其实观赏鱼在我们家乡那边传统还是蛮深的。所以,当看到家乡文化印记这个活动主题的时候,第一个联想到脑海里面的观赏鱼就是'沙蟒'。这个叫法是潮汕地区特有的,当然了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叫法。不过“沙蟒”这个叫法是最主流的。这种鱼就是我们所熟悉的中国斗鱼。所以,在接下来的文章里面会用“沙蟒”来代替“中国斗鱼”。因为这样显得更加亲切。我也相信,看文章的朋友里面,多有对“沙蟒”很熟悉的鱼友。

经典的中国斗鱼

      我们叫它“沙蟒”沙蟒其实在中国几乎各个省份都有分布,由于地区的不同,所以表现形式不同的。南方这边更多的是因为它们的尾巴是叉状的。所以有另外的叫法比较通用叫普叉,或者叫叉尾斗鱼。而北方呢,相对来说表现型就比较特殊,它们的尾巴是圆形的,所以叫圆尾斗鱼。

      北方的圆尾中国斗鱼提到沙蟒就不得不说,小时候在水稻里面,或者稻田里,或者小池塘小水沟里面抓它们的情景了。由于小时候可以玩的东西,并没有那么多,并不像现在的小孩子一样,一出生就碰到智能手机,可以玩游戏什么的。我们那时候是没有的。所以经常会到山间或者是水稻田里,或者是小池塘里面去抓鱼,这是一种乐趣。记得最开心的是,当我们在浅水区翻开一块石头,里面躲着无数的沙蟒鱼时候。我们会很兴奋,然后用个小塑料袋或者一个自己制作的小网子把它捞起来。当然了,由于这种沙蟒鱼的行动非常迅捷,所以是非常难抓到的。一般还要有娴熟的手法,还有独特的经验。所以,每次出去能徒手抓到一两条都是非常开心的,回到家里就会用塑料瓶或者是饮料罐把它们养起来。

      以前,它们没那么矫情;以前,自然环境也没有牺牲那么多小时候养这种,上班也没有那么讲究。或许是那时候的水质没有被污染的那么严重吧!用井水或者是水龙头直接开出来的水,就可以养得很好了。反而现在很多观赏鱼都变得矫情起来了,真的非常可惜。或许也跟我们的水质环境被污染的比较严重有关吧。时代的发展让我们越来越进步,生活越来越便利。但是与此同时,均衡总是存乎万物之间,我们自然的原生环境,也要为此付出一些代价,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?说心里话,中国斗鱼在潮汕地区为什么叫沙蟒?已经无从求证,或许是因为他很像水里的蛇吧,活动又那么迅速,又那么凶猛。

     翻开石头,如果看到这么大的,非常惊喜一直觉得中国斗鱼在广东这边,尤其是潮汕地区,还有梅州地区发展的是比较好的,这种中国斗鱼的文化。因为潮汕这边确实有很多朋友,非常热爱这种小巧的观赏鱼。甚至用“狂热”这个词来形容,都不过分。我觉得这就是我们家乡潮汕地区,观赏鱼独特的一种家乡文化印记。

    “沙蟒”的战斗,更像是一场表演饲养这种沙蟒鱼最大的乐趣就是看它们打架。因为两条公鱼一旦放在同一个鱼缸里面,没多久,它们就会剑拔弩张。

  • 先是鼓起自己的腮盖,冲向对方靠近了之后,张开自己的尾巴,还有个身体的鱼鳍,互相夸示。
  • 接着用身体的侧面贴着对方,然后不断的用尾巴拍打对方。
  • 两条鱼,一条的头对着另外一条的尾,形成一个圆环状的结构。
  •      这是战斗之前的前戏,双方会互相夸耀自己,似乎是告诉对方我很强壮,你别惹我,最好给我识相点退下。
  •      由于拼命用力的撑大自己的鱼鳍,在这个对峙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体力。所以,它们需要不断的冲上水面去换气。

      其实沙蟒,在观赏鱼的分类里面是属于迷鳃类观赏鱼。所以它,他们需要直接呼吸空气里面的氧气来保持自己的能量。由于这种特殊的能呼吸空气里面氧气的独特技能,也使得它们能在氧气含量比较低的水域里面能完好的生存。战斗之前这样的对峙,大概持续3到5分钟。如果这样的对峙依然不能把对方劝退的话,那么接下来时间就是互相厮杀的环节了。通过展示自己的身材,对方都觉得不服。那么就只有真刀真枪,看一下谁是更厉害的,一决雌雄。不过在真正进入攻击状态之前,沙蟒会频繁的用自己的尾巴击打对面。当击打对面的次数越来越频繁,也就预示着它们马上就要进入战斗状态。那么他们最有力的武器就是他们的嘴巴。首先会攻击对方的腹部。然后另外条鱼会防守,防守也是用自己的嘴巴。所以当进攻和防守夹杂在一起的时候,两个鱼的嘴巴就咬在一起。好像在接吻一样,其实他们正在用力的跟对方僵持着。这个时候谁也不愿意先松口,因为松口就意味着输掉了一半。由于彼此的嘴巴对被对方限制住,所以他们的身体也不能保持原来的平衡,两条鱼会在水中保持s形的状态,一直晃来晃去,甚至沉到缸底。

       对咬中的“沙蟒”,体色太好看了接着,又彼此松开嘴巴,又保持对峙,就是互相撑开鱼鳍,然后对峙,然后用尾巴拍打着对方,再用嘴巴互相限制住对方。这样连续几个回合下来之后,一般就可以分出胜负了。输掉的那一方会夹着尾巴躲在一个鱼缸的角落,而胜利的一方会穷追不舍。整个过程大概是20到30分钟,如果两条鱼势均力敌,可能会打上一个小时也是有的。这就是相当于非常有趣的战斗过程。

     小时候是“趣”,长大了是“爱”小时候由于没有其他的游戏乐趣,所以我们经常会去抓一些斗鱼,然后各自带回家自己培养。小伙伴们会再约定好一个时间,时间到了就把自己培养好的斗鱼拿出来打架比赛,看谁培养的更优秀一点。输了就请对方吃一根冰棒,或者是吃一个方便面。这也是儿时的一种乐趣。养沙蟒鱼的乐趣,是深深印在每一个潮汕地区,喜欢养鱼的孩子心里面的。这也是我们从潮汕地区出来的孩子,作为一名观赏鱼爱好者对“家乡文化印记”最深刻的部分。这种文化不会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而消失,它会随着我们去到各个地方,把它带到各个地方。我们对沙蟒鱼的热爱,从未减少过。

      状态超好的“沙蟒”不过一晃眼十多年就过去了,以前的乡村环境还有山间环境,跟现在的相比,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我们现在已经很难从山间的溪流,或者是小池塘里面找到这种野生沙蟒鱼的踪迹了。我们现在住在高楼林立的大厦里面,却怀念小时候泥泞的乡间小路,还有脏脏的小池塘里面那些脏脏的小沙蟒。他们说,喜欢沙蟒鱼的人,都是有情怀的人。我说,喜欢沙蟒鱼的人,是对家乡最眷恋的人。因为沙蟒鱼是我们每一个在外的游子,在心里特殊的的一种家乡文化印记。所以我们潮汕地区出来的孩子,只要喜欢养观赏鱼的,无论去到哪里,总会在住的地方养上那么一两条沙蟒鱼。因为,看到它们就仿佛看到了心心念念着的家乡。

小时候家乡抓“沙蟒”的环境


Baidu
sogou